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 會務公開 > 研究成果
生態價值歸位理論的提出及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路徑探究

  作者簡介:曾武佳,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理事,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四川大學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城市經濟與城鄉建設、老莊哲學。



  【摘要】本文針對鄉村振興和食品安全的現實問題,積極響應中央《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根據長期的鄉村調查和實踐,特提出了生態價值的歸位理論,并分析了其與“兩山理論”、以及中央系列政策的關系,并探討了該理論在鄉村振興“自然農業+”事業中的運用,并提出了“自然農業+”事業的模板基地的設計方案、功能和意義。最后,提出了發展“自然農業+”事業的可行性建議。


為了進一步貫徹黨中央的生態文明戰略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根據在資陽市樂至縣中和場鎮開展自然農業的實踐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和食品安全的現實需求,特提出在四川乃至全國范圍內發展自然農法以及“自然農業+”事業,實現農村資源的綠色循環利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鄉村社區的自治能力,促進生態產品價值的轉化和實現,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實現,解決“三農問題”,促進鄉村振興。


一、鄉村振興是一場重塑和創造生態價值的革命

目前,城鄉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依舊很突出,出現了各種“城市病”和“農村病”。環境污染、資源緊缺、交通擁擠等問題都極大地困擾著城市人民的生活,同時,“空巢化”、“空心化”等現象也嚴重阻礙了農村的發展。近些年來,各地區在努力實現鄉村振興方面都做出了許多嘗試,有成功的案例和失敗的案例。在失敗的案例中,我們分析出其主要手段都是用工業改造農業、用城鎮模式改造鄉村。前者由于過量地使用化肥農藥以及高強度的耕作方式,不僅造成地力的不斷下降、土壤地表流失、土壤板結、毒性升高等后果,同時也對大氣、水體等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進而導致食品安全成為城市和農村共同面臨的問題。后者由于在拆遷、平地以及重新整合資源的過程中花費了太多的費用,且這些項目都沒有根植于在地化的資源,特別是沒有根植在農業本身上,導致許多投資項目(包括一些PPP項目)成效甚微,甚至半途夭折,抑或成為各方投資主體的“雞肋”,從而造成新的土地資源的閑置。根據長期對區域問題的研究和實踐,從哲學和系統的層面對上述現象進行審視,我們發現:一方面化學農業、石油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盛行,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另一方面脫離了農業談鄉村振興就如同建設空中樓閣,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的做法,其根源都在于生態價值觀的嚴重缺位和錯位。因此,我們認為,鄉村振興是生態文明在鄉村的區域實踐,是解決城鄉不協調不平衡問題的關鍵點。而要化解三農問題,搞好城鄉協調發展,必須從挖掘鄉村的價值,尤其是從挖掘和創造鄉村生態價值入手,也就是說必須根植于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空間的價值以及它所承載的時間文化價值,也就是根植于符合自然發展方式的農業以及農耕文明,這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具有以簡御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來說,鄉村振興也是一場價值革命,是一場重塑和創造生態價值,實踐生態文明的革命。


二、生態價值歸位理論的提出

基于我們在鄉村的生態價值調研和實踐,以及老莊思想的熏陶和感悟,深感我們這個世界的問題就是價值錯位的問題,不僅僅是農業農村的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同時也包括環境污染問題、產量過剩問題、金融危機問題、國際關系問題,以及教育的問題、醫療的問題等等,諸多問題的根源均在于此。如下圖所示,我們現在世界多數人的價值體系可能是被一種錯位和被扭曲的價值觀所支配,這種價值觀無限地夸大了經濟價值的作用,甚至簡單將經濟價值等同于錢、權等,而忽視了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的作用。比如面對一棵樹,我們只是計算了這個樹做成桌子作為商品的交換價值與貨幣價值,而忽略了這棵樹作為一種生命體所產生的氧氣的價值,水土保持的價值,供生物嬉戲、休息和繁衍的價值、以及這棵樹作為一種生態因子維持生態系統的價值,以及其它作為生態審美的對象的文化價值等。

0.png

圖1:錯位和被扭曲的價值觀


由此,筆者自定義了“生態價值”的概念,生態價值是地球層面所蘊涵和承載的所有的可持續性的統稱。生態價值需要重新被認識它所隱含的“無用之用”的價值,它的高維價值需要歸位,也需要被認知和核算(GEP)。也就是我們人的理性必須回歸自然的理性,因為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態價值歸位理論(也可以稱之為“生態價值歸位同心圓理論)具體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生態本底的價值層面,也就是山水林田湖等所有自然資源所擁有的本來價值,也就天地萬物自身的價值,這是最大的價值承載體,因為無論是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是從生態價值中派生出來的;第二層面,就是人類對天地萬物的認知,也就是人的理性所表現和蘊含的文化價值,這是較小的一個圈層,包括文化、制度、技術、知識等層面所可能帶來的價值,比如誠信,包容、奉獻等文化都可以稱之為生態文化或者自然文化,以及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緣文化中所蘊含的自然哲理價值等。第三層面,是最小的圈層,是指人類的行為以及人類所創造的勞動產品所蘊含的生態價值、以及廢棄物質等可能重新轉化出的新價值。人類所創造的產品以及所構成的物的世界也是自然萬物轉化而來的,幾百年、幾千年以后又會腐爛,回歸于自然界,這就是所謂的“塵歸塵,土歸土”,經濟增長在足夠長的時間來看,也是偽命題,因為長時期的維度是只存在能量轉化(根據能量守恒定理)。所以,基于以上認識,生態-社會-經濟的復合系統不再是割裂的關系,而是一種從大至小的包含關系,如下圖所示。??

7a1f1fa10c104f31932bdc3d965dc306(1).png

圖2:可能正確的價值觀

?? ? ? ??

三、生態價值歸位理論與“兩山理論”及中央政策的關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4月底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兑庖姟分赋鼋⒔∪鷳B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關鍵路徑,是從源頭上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如圖所示,生態價值歸位理論不僅為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提供了一種路徑選擇,也提供了一種如何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轉化機制,以及創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01.jpg

圖3:生態價值歸位理論與“兩山理論”及中央政策的關系圖


比如以涼山州甘洛縣為例,甘洛縣可以依托其廣袤的農地、山地、林地等土地資源的價值,以及大渡河大峽谷、牛角海、吉日波圣山等高山河谷的價值,使“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不僅是發展基本遵循,更是創新發展與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凸顯生態價值。同時,深刻挖掘甘洛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土司文化、彝族文化、藏族文化等民俗文化的價值,滋養和賦能甘洛的人民。甘洛人民深刻認識并運用空間軸上的生態價值和時間軸上的文化價值來武裝自己的身心健康,經由自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紐帶,通過“自然化人”和“人化自然”的內化路徑,成為高質量的,有匠心精神“人”。通過民俗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粘合紐帶,在健康、醫療、教育、衛生、保障等方面實現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上的高質量發展,從而創造性地實現十九大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同時,通過“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雙化路徑,激活資本、技術的要素資源,通過高質量的人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從而通過高質量產品產業的供給,引發高質量需求側的有機互動,從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機轉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


總之,能夠良好理解并運用“兩山理論”和生態價值歸位理論的地區將依托自身的生態本底資源和多元文化資源的要素價值,賦能當地的人和產品,并產生新的動能,迸發出無限生機,造福一方土地和百姓,從而創造性地統合實現綠色發展、鄉村振興、供給側改革、傳統文化振興、高質量發展、經濟內循環、城鄉融合發展等多重政策目標。


四、生態價值歸位理論在鄉村振興“自然農業+”事業中的運用

基于以上思考和生態價值歸位理論的建構,我們借鑒了日本哲學家福岡正信所寫的《自然農法—綠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以及中國、日本、韓國,以及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地區自然農法[1]的實踐,我們在資陽市樂至縣中和場鎮進行了自然農業以及“自然農業+”的行動研究,并建立了“自然農業+”實踐基地,同時它也是我們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的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兩年多的行動研究,我們倡導,鄉村振興應該從以往的硬投入轉向以軟投入為主的模式,重點放在內容建設上,一切從“三農”出發,創生出具有“農味”的項目,發展具有“本地風光”的,從鄉村長出來的項目,旨在通過發展生態農業推動與生態農業相關的產業產品,建立立體的“自然農業+”實踐基地,繼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豐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并希望基地的建立能夠發揮農民的主動性,讓農民歸位并安居樂業,推動食品生產安全以及農耕文化的傳承,促進鄉村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并由此探索出一種可以服務于全國的鄉村振興模式。


(一)基地的整體設計和意義

中和場鎮地處資陽市樂至縣境東北部,距縣府36公里,距離省會成都僅113公里,其北面與德陽市中江縣元興鄉、永豐鄉毗鄰,東接遂寧市大英縣河邊場鎮,因其處于三市三縣交接地帶,具有區域中心城鎮的區位優勢。在自然環境方面,氣候適宜,森林覆蓋面廣,耕地面積為21087畝(其中水田6500畝),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油菜籽、棉花,養殖生豬、蠶,屬典型的傳統農業鎮,具有開展自然農耕的天然優勢。


1、基地的整體設計

為了深入貫徹和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我們提出在樂至縣中和場鎮建立“自然農業+”實踐基地,在全省范圍內推廣自然農法,在此基礎上依次推進“自然農業+”三大板塊九大工程的建設,在促進鄉村振興的同時更好的實現鄉村的生態價值和生態產品價值。如圖4所示,通過“自然農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我們可以綜合實現生態、文化、經濟價值。

7a1f1fa10c104f31932bdc3d965dc306(2).png

圖4 “自然農業+”基地項目與生態價值歸位理論關系圖



2、三大板塊的具體設計如下:

第一板塊:自然農業基礎板塊

這一板塊是基礎板塊,包括3大工程。其核心是保護水土和服務天地。其具體做法在于守護一方水土,因為只有守住了一方水土,才能守住一片天。


①自然農業工程

這一工程重點通過自然農法的種植方式恢復土地的“地力”和“地氣”,恢復生態系統,促使土地“無用之用”的大用發揮出來,使“土地之為土地、農民之為農民”。我們在2019年已經做了150畝的自然農法的試點的行動研究,并且創立了“道創中和”的自然農法大米的品牌。品種也將從單純的大米擴展到油菜、紅小麥、黃豆、玉米等作物,并引入自然農法的中草藥種植,現在已經有返鄉人員愿意加入。同時逐步擴展到家禽和蔬菜等。


②“自然農業+循環經濟”工程

自然農法本身就是一個減量化的過程,我們使用枯葉、秸稈、油枯、酵素等生物肥料來替代農藥,一方面作為自然農法作物的生物質肥,另一方面達到資源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目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建立酵素工廠,利用紅糖廠的紅糖渣作為原材料進行生物發酵(這也是一種微固廢的處理方式),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


③“自然農業+品牌建設”工程

我們通過動員宣講,認真選種交流,相關專家技術指導,統一學習培訓,培育綠色職業農民,建設鄉村生態文化,簽訂保質承諾書,進行綠色食品認證,土地跟蹤監測等措施來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創建“道創中和”系列品牌產品和四川扶貧商標。通過傳統與現代新媒體相結合,組建強大的營銷團隊,通過關系營銷、文化營銷、內部營銷、績效營銷、事件營銷、社群營銷、網絡營銷、自媒體營銷等多層次的整合營銷方案,倡導綠色消費文化,打響“道創中和”的區域品牌,增大市場份額,推廣“川字號”農產品品牌文化和生態農業文化。


第二板塊:自然農業+文化教育

第二板塊是核心板塊,其核心是服務人心和培育人才,發揮“自然農業+”中所蘊涵的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


④“自然農業+研學活動”工程

通過引入自然農法、樸門設計[2]以及中國傳統農耕智慧等農事體驗的實踐以及老種子保護計劃,實現農業體驗的多項功能。通過對自然農法作物的播種、收割,結合稻魚、稻鴨、稻蛙共生等循環農業方法,重點開發農業二十四節氣的相關傳統習俗與活動作為研學課程開展捉魚蝦、捉鴨子等一系列的農事體驗活動(現由一個大創團隊負責,已獲省級獎項)。此外,我們還可以配套國外自然教育的系列課程(比如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自然教育課程,以及瑞典林雪平大學的戶外教育課程等)、傳統文化以及傳統功法作為核心課程,推進以研學旅行為契機的自然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⑤“自然農業+文化旅游”工程

以“農耕文化”為主線,發展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的文化旅游業。中和場鎮可以依托石缸灣村的老君觀的百畝道家田地開發道家文化與自然文化教育項目(比如我們設計的道創書院和道醫館);依托中和場鎮十多處廢棄的水利工程,綜合開發“牛滾凼”文旅項目(現由一個大創團隊負責,獲校級獎項);依托三合村的祠堂建立自然農耕文化博物館兼綠色圖書館等項目;通過聯合川大以及西南民族大學相關學院,舉辦大學生民宿設計大賽,或者請專業團隊進行生態民宿(生態餐廳)的設計和運營(若有相關資金賦能),對接生態農業根基下的在地化旅游中的“吃住”問題。


⑥“自然農業+人才培養”工程

一方面,通過自然農法的在地化生產及運營,可以組建并培養當地“土專家、田秀才”等農耕骨干形成“農耕指導小組”,形成培訓培訓者機制,構建基層農民學習型組織。另一方面,讓到這里來進行農耕體驗、創意體驗和研學旅行的大、中、小學生以及其他人都受到鄉村生態文化和生態價值的感召和教育。


第三板塊:自然農業+生態小鎮

此板塊是一個統合板塊,是一項復雜工程,即從服務天地到服務人心到服務人的最后一步。其核心是統籌空間和服務人。


⑦“自然農業+生態鎮規劃”工程

進行整體生態小鎮規劃。通過對中和場鎮18個村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包括村史鎮史)、人才資源(主要是在地人才和返鄉人員)、產品產業資源、廢舊物質資源等資源深入進行實地調研、協助當地學習小組調研、入戶調研、座談調研,調研問卷等多種調研方式,挖掘當地資源,并進行生態價值分析和評估,提出生態價值整體提升和創造方案,”因地制宜地設計出從鄉村長出來的生態產業產品和項目,再進行整體生態小鎮規劃設計。


⑧“自然農業+自然康養”工程

按照需要有步驟、有時序地植入自然康養模塊,聯合國際知名院校(如瑞典的卡羅斯林卡醫學院、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抗衰老中心等),結合中華傳統醫學,研究形成使用砭、灸、氣、食、音、針、藥、讀書、游戲、舞蹈等多種方式康養體系,以滿足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渴望人文回歸以及身心療愈的需求。同時,進行垃圾分類、凈塑、凈化河流(可以用環保酵素),引入樸門設計,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手冊等等措施,進行生態村莊的內容建設。


⑨“自然農業+基礎設施”工程。

在第一、二板塊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配套支持第一 、第二板塊所需的基礎設施。同時,通過自然康養中心、道醫館、自然農耕博物館、自然中醫藥博物館、綠色圖書館、生態廁所、垃圾分類措施、綠色棧道、鄉間透氣小路等硬件基礎設施以及生態景觀設計,打造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生態小鎮,從而全方位多層次釋放鄉村的生態價值和綠色動能,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

(二)我們已經取得的成果

樂至縣中和場鎮政府積極聯合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在中和場鎮建立“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學實踐基地”。經過兩年的行動研究,取得的主要建設成果如下:


1、“自然農業+循環經濟+品牌建設”初見成效?,F有五個村的農民自愿提供土地進行“自然農法”實踐,合作種植水稻、油菜、小麥等作物約250畝,通過我們指導農民進行老種子選育、持續提供自然農法(比如環保酵素等)的技術支持、自然文化教育等系列工作,我們創建了“道創中和”的品牌以及自然農法大米等產品的扶貧商標,進行了綠色食品認證,以及相關品牌設計、品牌包裝和品牌營銷活動,建立了相關微信公眾號,成立消費者合作社以及VIP客戶群助力鄉村振興。參與實驗的農民都增收了2-3倍不等,生態扶貧工作取得了實際效果,農民都歡欣鼓舞,信心倍增,紛紛表示來年要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


2、“自然農業+研學活動+文化教育”有序推進。我們在這兩年陸續開展了鄉村振興與自然文化體驗營活動、國際交流營研學活動等20余場引流活動,吸引訪客1000余人,有效帶動當地農文旅相關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同時,我們也引導學生參與鄉村實踐,具體包括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農事體驗、文化輸出、資源調研等研學活動,開發“二十四節氣”等研學課程,推動成立1個學生社團(綠色經濟協會),孵化3個大學生實踐團隊。我們的行動研究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肯定,相關成果被中國黨政理論網、四川新聞網、成都電視臺、新浪網、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報道。


(三)基地設計的功能及其意義

1、通過自然農法重構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自然農法的核心要義是選育有土地傳承基因的老種子,采取四不原則進行種植,采用酵素、秸稈等生物質肥作為肥料,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省去了種子錢、化肥農藥的錢)和勞作負擔(不除草、免耕),按照“以土治土、以蟲治蟲、以草治草”的方式改良土壤,以自然修復以及循環經濟等方式來重構生態系統,使我們的土壤恢復了它本身的“氣血”,而且生物質肥還可以使土壤逐年增厚,使田間的小動物們(蚯蚓、青蛙、蜻蜓、螞蟻、蜘蛛等)歸位并有了自己的家園,在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同時提供了更為健康營養的食品,使農民、新農人、來訪者、消費者等相關主體在生產和享用自然食品的體驗過程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通過在地化運營,探索“造血式”的鄉村發展模式。

在解決“三農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輸血式”方式確實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并不適用于長期持續發展。發展“自然農業+”事業可以恢復“地氣和地力”,從而讓鄉村的價值充分地得以重構和凸顯。自然農法是兼具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的農業耕作方式,可以使“自然農業+”實踐基地培育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綠色產業體系,從而形成“造血式”的鄉村發展模式。自然農法在尊重土地的基因和歷史的基礎上挖掘更多的價值可能性,讓農民享受到高質量農產品帶來的收入增加和價值提升,讓農民就地增收、農業就地增值,農村可持續發展。生活品質和人居環境的改善,滿足農民基本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需求,使農民產生極大的“獲得感”。


?采取“政府+城鄉(消費者合作社+農民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利用線上線下資源,以及整合官學產研等多方資源搭建城鄉鏈接平臺,通過“自然農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本底資源、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廢舊物資資源,產品產業資源,培養當地人才,發展特色產業,進行鄉村自治,推動傳統單一產業向體驗、休閑、研學以及創意農業的方向發展,延長產業鏈,構建新型多元發展機制,促進“造血式”發展模式的實現孵化系列綠色鄉鎮企業,讓人才、資本、資源都向鄉村聚集,將有利于綠色發展、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傳統文化振興、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等多個政策目標在鄉村得以統合實現。


3、通過開啟通識教育之門,重塑生態價值觀。

自然農法的起源和發展深受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思想的影響,與中國幾千年的耕讀文化、農耕文化相聯系,它將賦予農產品更深的文化內涵,由于自然農法具有綠色哲學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根植性,使其具有多學科的延展性,是開啟通識教育之門,以及重塑生態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全世界的教育已走向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而要培養能夠舉一反三,甚至舉一反十的通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文化)中的整體教育以及“不言之教”等理論將提供豐富的通人教育的文化及方法。本項目通過讓參與者與自然土地的連接,與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的武術、醫學、養生、音樂、書畫、建筑、文學等多種學科)的連接,與自己身體的連接(通過戶外運動和養生功法等),與國內外各界人士相連接,并與這些元素互動,發現并總結出我們現有知識的背后的線索,規律和聯系性,去偽存真,去蕪存箐,發現什么是真知和智慧,從而實踐“內省式、互動式”的整體教育。


通過第二大板塊中“自然農業+研學活動”、“自然農業+文化旅游”、“自然農業+人才培養”等工程的實施,有利于農民、大學生、來訪者、消費者等相關參與方培養和樹立生態價值觀,使其在體驗自然農耕活動和其他文旅活動的過程中感悟體認天地父母的關愛,體證傳統文化的滋養,自我教育、自我療愈、自我救贖,從而實現對自然理性的回歸,從而到達人的道德、智慧、能力的整體提升。


五、發展“自然農業+”事業的可行性建議

我們可以看到,自然農業以及“自然農業+”事業的推廣和發展是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基石和源泉,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重要路徑選擇,也是實現城鄉共融發展的關鍵和鏈接機制?!捌ぶ淮?,毛將焉附”,只有搞好了自然農業,鄉村的生態價值才能凸顯。由此,我們建議在樂至縣中和場鎮建設“自然農業+”實踐基地,并在全省乃至范圍內推廣自然農法:


(一)成立自然農法協會,運用協會職能賦能鄉村人才振興。

依托相關人士,成立中國(四川)自然農法協會,制定自然農法技術規程,設計并研發課題,編輯內刊,組織活動,培訓新農人及職業農民并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分析和有效傳達有關“自然農業+”實踐基地建設所需的政策工具包,服務于各個致力于發展自然農業的鄉鎮或者合作社。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強調“過程管理”和“質量管理”,實行在地化運營,充分發揮當地人的主觀能動性,并將其擁有的豐富農業種植知識和實踐經驗能運用在自然農業中去。適時舉辦“自然農法研討會”、“老種子保護交流會”等會議,制定業界標準和技術統籌,對話世界綠色食品標準(如歐盟有機標準),建立國際生態食品的話語權。


(二)成立消費者合作社,運用新的商業模式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集結各方力量,搭建城鄉共榮平臺,鼓勵成立“城鄉合作社”, 通過水土認養的方式,主動邀請客戶參與構建并主導質量督導機制。在合作人之間執行“聯合采購、聯合生產、聯合銷售”,形成商業閉環,借消費者及生產者兩端資源的自然增長形成長效造血機制。政府和自然農法協會可以連接政府機關綠色采購,學校綠色采購、大公司、銀行系統的綠色采購,以及社區綠色采購等大宗渠道,形成“消費合作社”或者“城鄉合作社”,賦能“自然農業+”基地及當地的農民合作社。同時梳理各種自然農法的銷售渠道,開拓可能性市場,以及搞好區塊鏈的基礎建設。


三)成立“自然農法+”鄉村大學,促進“自然農業+”雙創事業持續發展。

?建議省政府聯合地方政府,以及相關大專院校,成立“自然農法+”鄉村大學(選址可考慮一些有自然農法基礎的縣市,比如資陽市樂至縣中和場鎮、綿竹市武都鎮、遂寧蓬溪鎮、成都郫都區等區域),培養具有創造力和無窮潛在價值的人才,包括職業農民、返鄉人員、大學生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自然農業以及“自然農業+”相關項目。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充分調動內容投入相關環節人員的參與性,幫助農民及相關人員成立學習型農耕小組,學習型的村史文化調研小組,學習型的基層黨建小組,統合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國際自然教育的優秀成果,結合國家對大學生和返鄉人員創新創業的支持,編輯相關培訓教材進行創新創業培訓,在田間地頭進行體驗式研學培訓和有的放矢的自然教育,充分激發大學生優秀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返鄉人員的實干精神和家鄉情懷,使他們投身于“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時代浪潮中去發光發熱,從而讓他們的道德、智慧、才能、知識得到統合提升,進而促進自然農業多維價值的實現,促進促進“自然農業+”雙創事業持續發展。


(四)聯合大專院校成立“中國自然農業+研究院”,對話世界通識教育。

政府可以聯合四川大學等大專院校,成立中國“中國自然農業+研究院”,研究關于自然農業本身,自然農業與傳統文化(道家文化),自然農業與循環經濟、自然農業與生態價值創造、自然農業與飲食文化、自然農業與自然教育、自然農業與社區建構、自然農業與生態小鎮等命題,以及自然農業與書法、與繪畫、與建筑、與醫學、與養生等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探討和課程設計,以及國際比較項目的課題研究。從而建成中國領先、具有國際水平的 “知行合一”的研究院,而我們駐扎在基地的鄉村大學與研究院遙相呼應,實踐和理論完美結合,將成為全球生態文明理論及實踐的共振器、孵化器和放大鏡,讓東西方自然文化在這里融會貫通,交相輝映,從而形成“國際自然農業+教育聯盟”,對話綠色農業的歐盟標準,對話世界通識教育,進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世界大同生態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五)強化資金支持,做好基地建設,支持內容建設的行動研究

示范基地建設一項復雜的可持續發展系統工程,投資規模大,涉及政府和社會的相關資源,為確?;仨椖康慕y一和穩定性,需要政府、銀行以及社會資金的共同投入。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優化環境,多方投入”的方式,鼓勵大專院校、基地、相關企業投入技術、知識和智慧,政府在整體規劃上給予指導,并整合多方資源在內容建設、硬件配套同時給予大力支持,這樣既解決了完全由政府投入存在的資金缺口的問題,又能夠讓社會資金一起參與建設。


可以通過在發改委以及農業農村廳立項,設立專項研究基金,進行基地的內容建設和可行性研究。其一對自然農耕、自然教育、自然文化、自然康養方面的課題進行內容研究,支持展開“自然農業+”種植養殖、文化旅游、鄉村(社區)建設、品牌建設、渠道開拓等行動研究。其二,設立相關課題系統研究“自然農業+”鄉村振興模式的理論范式和作用機理,不斷研究“自然農業+”鄉村振興模式所需的政策工具包,在指導中和場鎮的實踐過程中對這些資料進行梳理和分析,為這種鄉村振興模式的推廣提供可供參考的政策工具包。探索出一套既可以服務于整個基地項目的運行,又具有一般適用性的鄉村振興經驗和范式,并推廣到全省乃至全國。其三、適時進行可行性研究。對符合條件的鄉鎮進行整體資源調研,系統梳理其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村史鎮史等)、廢舊物資資源、人才資源、產品產業資源五大資源庫,挖掘并評估其生態價值,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并運營從鄉村“長出來”的綠色產業和生態項目,同時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分析,進行新一輪的綠色融資和重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階段性生態鎮評估,然后按照“因地制宜、因循自然、本地風光”的原則進行生態小鎮以及鄉村振興規劃設計。

??

綜上,建議我們提出在可以在四川范圍內選擇生態條件較好,并符合條件的區域,比如樂至縣中和場鎮、德陽綿竹、樂山沐川、遂寧蓬溪、雅安寶興等地建設“自然農業+”實踐基地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示范區,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推廣并發展“自然農業+”事業,構建一個有助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的生態空間,集結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出一種可以服務于全國鄉村振興的模式,從生態哲學、生態文化的層面創新性地探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從而服務于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事業,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 自然農法是源于我國老莊哲學理念,并結合幾千年東亞農耕方式,由日本哲學家福岡正信總結出來的一套綠色哲學農學。它強調人類從事農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自然過程,采取“不耕地(盡量讓蚯蚓和土著微生物耕地)、生物除草或者不除草(堅決不用除草劑)、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四不原則”進行種植,采用酵素、枯葉、秸稈、油枯等生物質肥,按照“以土治土、以蟲治蟲、以草治草”的方式來改良土壤,有序混播,還原生物多樣性,通過恢復生態食物鏈的方式來重構生態系統。

  [2]?樸門設計是一套人類聚落與多年生態農業系統的設計方法,起源于澳洲生態學家比爾莫利森、大衛霍姆格倫及其伙伴在1970年代所出版的一系列刊物。它的核心理念是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系,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并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



粗长97破解版在线_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_国内高清视频一区二区_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