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建會初心 牢記生態使命
為促進美麗四川建設不懈奮斗
——在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第二次全省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曹鶴艦
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副會長、秘書長??
各位代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努力并付出犧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1月24日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省生態文明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立即向全社會發布了關于同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倡議書,從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持文明、健康生活、垃圾歸類5個方面呼吁各位會員和廣大網民朋友攜起手來,齊心應對,還動員組織團體會員單位采辦防控物資捐獻給醫務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徹底戰勝疫情貢獻了力量。
現在,我代表省生態文明促進會第一屆理事會,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指導委員和專家委員提出意見。
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第二次全省會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三期疊加”的現實情況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建會初心,牢記綠色使命,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新期待,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不懈奮斗。
不忘初心,不負努力。促進會的辦會初心和使命,就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促進會和各位會員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凹s君切勿負初心”,全體會員一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永遠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過去五年的工作
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于2012年12月啟動籌備工作,2014年6月正式成立。促進會成立以來的這五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條基本方略,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大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五年,省委、省政府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新戰略新部署,堅持建設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堅定促進轉型發展,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堅決守護綠水青山,在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上取得了重要成效。
五年來,促進會始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要求,在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游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政府研究室、省科協、省社科聯、省工商聯等部門的支持下,緊緊抓住生態文明發展的時代機遇,牢記使命,勇往直前,持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五年來,促進會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強化思想引領,廣泛凝聚生態共識。召開了5次理事會議,21次常務理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相關文件精神,切實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學懂弄通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法規,堅定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真正把新精神新要求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具體思路和推進工作的強大動力,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到實處。五年的政治滋養,促進會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也進一步凝聚了促進會各內設機構、各分支機構和團體會員單位的奮進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思想深入人心。
一、建言獻策取得重大成就
促進會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開展解讀性、解剖性、議政性、監督性、探索性調研,完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旅游發展、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扶貧和鄉村振興等多份政策建議成果,為省委、省政府制定生態文明建設決策提出了許多富有戰略性、前瞻性的參考意見和建議。其中,獲省委書記批示3次,省委常委批示1次,副省長批示2次,完成的《關于構建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的建議》被列為省政協重點督辦提案。完成的省政府研究室委托件還匯編成冊呈報省四大班子領導決策參考,送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門、在川高校和研究機構等學習借鑒,較好地發揮了參謀、智庫作用。調研總結成都雙流區棠湖公園水處理及生態修復方式的“棠湖模式”,被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向全國進行推介。出版的《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專著,系統研究了生態文明從何而來,將去何往,把生態文明建設落腳在綠色發展上,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構建美麗繁榮和諧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認識,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很好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二、服務工作邁出重大步伐
促進會積極服務地方政府、行業、社會和會員,服務成效顯著,服務水平取得進一步提升。連續兩年承擔中央財政支持項目,2017年的“留守兒童自然教育文化關愛示范項目”,為崇州市、平武縣、理縣等地975名留守兒童開展了一系列自然文化教育活動;2018年的“西部貧困地區生態扶貧示范項目”,向渠縣屏西鄉元通村、湯家村、龍尾村等5個村108戶貧困群眾共發放1萬余株蜂糖李樹苗(價值20多萬元),有效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在2015年,促進會與蒲江縣政府、攀枝花市西區政府、青川縣政府、雅安市名山區政府、樂至縣政府5縣(區)集中簽訂了《四川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力推進地方生態文明建設與合作。先后發展了20多個縣(區、市)為生態文明調研基地,從課題調研、專題宣傳、活動參與、預警服務、協作服務等方面為地方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服務。還接受了一些地方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的規劃編制、成果總結等委托件,完成了一些企業委托的項目評審、環境評價等事項。促進會還每年率領專家團隊奔赴團體會員單位進行實地考察,給予企業發展和模式探索、產品定義和方向、產業鏈形成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指導,幫助扶持團體會員單位持續健康發展;組織會員參加有關會議、培訓,以及技術、人才、資金引進和市場開拓、投資洽談等活動,建立團體會員單位項目庫等。舉辦的“送科技下基層幫萬企”和相關行業培訓等活動,有效地規范和引領了行業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促進會的指導和支持下,團體會員單位也積極服務地方并取得良好效果,如八八五生物科技公司治理內江市球溪河流域和水庫水環境,旭普信息公司編寫汶川縣鄉村振興規劃等。
三、宣傳教育開創全新局面
促進會大力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以“刊、網、號”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組合優勢大力宣傳四川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充分發揮了生態建設的輿論陣地作用。一方面,重視傳統媒體的專業輸出,打造生態文明發布的權威品牌,主辦全省唯一以“生態文明”命名的期刊——《四川生態文明》刊物,高質量完成定期出版發行工作;出版《四川綠色發展50例》,總結了全省各地區、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在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進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另一方面,通過四川生態文明網、四川生態文明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自媒體宣傳渠道實時更新生態要聞,大力宣傳黨和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的系列講話精神和重要論述,宣傳各地在美麗四川建設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效,報道各地推進生態建設的落實舉措及專項整治行動情況,報道我們團體會員單位和基層工作中的好人物、好故事、好經驗,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搭建了全方位、綜合性的生態文明交流平臺。加強與政府官方網站的協調聯系,保持與省內主流媒體密切合作,共同參與、聯動宣傳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促進會主辦的“四川生態文明”新媒體還入駐了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等客戶端,進一步提升了四川生態文明賬號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四、活動舉辦取得顯著成效
促進會連續3年舉辦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全國2000多所高校協辦、300萬多大學生參與線上答題,各協辦高校還在校內舉辦了攝影、征文、演講、光盤行動、綠植領養等多種形式的環保文化活動,活動影響面廣、影響力大,大學生參與質量高,有效地營造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良好氛圍。舉辦的四川生態文明論壇,現已成為四川交流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提高各級機關干部推進綠色創新能力和激發四川人民參與熱情的重要平臺。連續兩屆主辦的中國(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宣傳普及了森林自然教育理念,促進了森林自然教育“100+1計劃”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在全省落地,推進了森林自然教育公益性與產業化協調發展。承辦的首屆河湖公園建設論壇,省部級領導和兩院院士出席致辭、作主旨演講,論壇活動形成并發布的《河湖公園建設(西昌)宣言》,成為后來河湖公園建設與發展的標準與總綱。主辦的“生態四川·美麗家園”書畫作品展,用藝術呈現自然環境的狀態,一批省內外著名書畫家創作了100余幅書法、國畫、油畫、雕塑、工藝等作品,激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家園的向往。與省工商聯聯合主辦的四川省綠色經營百佳民營企業評選活動,展示了我省綠色經營的民營企業典范,也為綠色經營民營企業提供綠色經營資信依據。同時,促進會與各組織機構廣泛開展地區間、行業間的經濟技術聯合協作,指導、協辦了中國(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博覽會、2019年四川省第二屆環境科普大“講”賽、第五屆中日政產學合作論壇等活動。
五、公益扶貧深入展開
促進會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啟動了“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主題活動,鼓勵企業家和愛心人士把自身發展與回報社會緊密結合起來,為脫貧攻堅帶去物質上的支持,更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環境。2015年,募集了上萬件衣物分別分發給甘孜州的貧困農牧民和達州市的貧困村民;2016年,把3萬元慰問現金和60套床被(價值25560元)等物資親手送到雅安的貧困戶手中;2018年,指導“為愛解渴”公益項目活動,為雅安貧困山村上學孩子配送了飲用水杯;2019年,為內江市東興區龍灣村、儀隴縣銀山村捐建了愛心書屋、相關物資和慰問金近20萬元。促進會切實踐行公益職責,在每年的植樹節前后,開展公益植樹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藍天責任,為美麗四川添一抹綠;2015年,在白鷺灣濕地公園舉行了“為媽媽奔跑”公益活動,300多市民參加,用腳步去丈量母愛的長度;2016年,組織大學生生態文明志愿服務隊,暑假扎根在達州市通川區蒲家鎮樂云村、畫眉村兩地,對100多個留守孩子進行哥哥姐姐般的關愛和陪伴,同時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等實踐活動和課程輔導,從身心和知識為留守孩子帶去溫暖和幫助;2017年,參與了茂縣“6.24”救援、救災相關志愿工作;2018年,開展生態文明教育“1對1”活動分別走進了10多所中小學,其中,在武侯實驗小學開展時,還給學生發放了180余份垃圾分類指導手冊。
六、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促進會用心服務社會和會員,重視和反映群眾訴求,為政府幫忙而不添亂,現已成為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受邀參加中央批準主辦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并在2016年年會分論壇上作專家交流發言。受邀參加省委宣傳部舉辦的全省社科理論界學習宣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座談會、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國家林業局主辦的全國森林療養國際理念推廣會,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主辦的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省林草局、宜賓市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四川第五屆森林康養年會等。促進會主辦的活動,得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水利廳、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等政府網站,新華社、人民網、四川電視臺、四川日報、四川新聞網等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報道。成都日報新媒體中心還專門制作了兩期視頻節目,采訪了促進會領導、專家和我們推廣的“棠湖模式”這個水生態文明的樣板。取得的社科成就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社科成就展”,被四川藍皮書系列的《四川生態建設報告(2015)》收錄,指出:“這是四川省唯一的以協助黨和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跨部門、聯合性、非營利性的省級社會團體組織?!?015年9月28日,企業家日報刊登《四川“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未來五個發展重點》專題報道,在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篇章中寫道:“日前,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與蒲江縣、攀枝花西區、青川縣、名山區、樂至縣5縣(區)簽訂了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框架協議,為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實現我省2020年全面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奮斗目標打下基礎?!?019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國家信息中心等主辦的《新型城鎮化》雜志對促進會進行了專訪,以促進會的鏗鏘步伐縮影全川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先進的工作理念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方法讓促進會聲譽鵲起、聲名遠揚,湖南、河南、山西等省相關社會組織慕名來交流學習,多次接待外省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前來交流考察。
七、自身建設不斷完善
五年來,促進會深入實施人才強會、制度規范戰略,建立了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健全了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依法依規按時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議和常務理事會議行使各項職權,落實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建立了指導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并寫入章程,明確為議事和咨詢機構,充分發揮了兩委會的協調和智力作用。形成了常務理事會集體意志下的秘書長負責制,帶領秘書處做好日常工作。秘書處專職工作人員5人,兼職工作人員18人,先后設立了辦公室等10個內設機構,成立了環境治理專業委員會等4個分支機構。制定了財務管理、廉潔管理、人事工資管理、公務接待等15項內部管理制度,切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按章程辦事。促進會現有個人會員92人,基本為老領導和專家教授,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56人。團體會員單位27個,多為帶頭履行綠色經營理念的代表企業。到2019年底,基本完善了理事會治理結構和發起人、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機制,走上了“政府支持、市場運轉、團隊管理、項目支撐”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五年來的發展是穩步推進的、持續向前的,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促進會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舉辦了一系列會議活動,扎扎實實為社會和會員服務,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
五年的征程曲折艱辛,我們勇于面對面臨的風險考驗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堅韌品質,挺過一個一個難關,攻克一個一個堡壘,促進會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顯著增強,促進會與會員的關系更加緊密,促進會的作用更加明顯,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
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品牌項目還未形成、轉型發展還有待突破、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特別是幾件過去想辦的大事還沒有辦成。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高度關注并著力加以解決。
五年來的成就,是徐世群、余國成、何洪江三任會長堅強領導的結果,更是指導委員會、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全體會員共同奮斗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這里,我謹代表促進會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各位代表,今日可敬,明日可期。五年的風雨兼程,我們深刻認識到:必須堅持自覺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必須堅持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必須堅持理事會治理結構和發起人、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機制,必須堅持發展高素質會員原則,走為會員服務、靠會員服務的發展道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通過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發揮好協助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生產經營活動、美好生活與健康、公眾生態文明教育四大領域,運用智力支持、政策推動、宣傳教育、公眾參與、監督整改、商業力量等多種手法,以“加法,讓產業綠色升級,讓經濟持續增長;減法,讓環境更多承載,讓生態更加美好”為工作法則,主動承擔責任,主動加強聯系,集中領導、專家和全體會員的力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等戰略部署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未來五年的工作計劃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在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中,社會組織承擔著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5次提到社會組織,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對社會組織要求高、落點實、期待重的新特點新機遇。未來5年中,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黨的二十大召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促進會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走進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機遇,深入踐行“十四五”堅持綠色發展的基調,鞏固成果、凝聚合力,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爭做政府的“智囊團”“技術庫”和“項目池”,做好會員的“娘家”“婆家”和“親家”。
一、堅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發展
黨的十九大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條,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發展構想。促進會作為協助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職能的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必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引領我們前進,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辦好生態文明大講堂,做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為政府分憂,為企業解困。促進效率變革、質量變革和動力變革,扎實推進全省綠色發展和美麗四川建設,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社會認可,交一份促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的合格答卷。
二、以參謀和助手的精準定位為政府分憂
繼續堅持發揮參謀智庫作用,直接奔著服務黨和政府決策去開展研究,深刻領會“上情”、深入了解“下情”,遵循決策咨詢規律,通過科學分析,把問題找準,把對策做實,拿出具有真知灼見、切實管用的研究成果和實施方案,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積極主動向相關部門申報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相關課題,更多地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繼續圍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綠色發展、環境污染、生態修復、自然教育、垃圾分類等主題開展調研;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生態振興、鄉村綠色產業發展、鄉村環境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主題開展調研。抓好調研成果信息轉化,著力提升信息質量,采用《生態文明內參》直接報送、會員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交提案、會員中的民主黨派同志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種方式,提高建言獻策成果運用水平。抓好第二屆專家委員會建設,廣泛匯聚科研院校和政府部門等大專家資源,同時遴選一批專業功底扎實、學術造詣深厚、政策水平較高、年富力強、態度誠懇的青年專家,構建生態智庫,全面提升促進會咨詢服務實力。還要把專家和會員的生態專利技術收集起來,把戰略合作縣、調研基地縣和團體會員單位的項目整理出來,建立信息資源庫,加強對接,進一步促進及時高效地落地實施。
三、把握時代機遇,做大做強做亮競爭優勢
準確把握時代機遇,鞏固成果、凝聚合力,堅持把樹品牌、增實力作為第一要務,做穩、做好原有品牌項目,繼續舉辦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等公益品牌項目,推陳出新,讓“老品牌”煥發新生機,也要培育塑造生態新品牌,推動引導促進會品牌建設。要進一步落實理事會責任,充分發揮理事這個職務的作用,結合理事的本職工作,按照專業化、多樣化、多元化原則,理事代表促進會行使職權并處理事務。進一步整合促進會資源,分析改革創新的動力源泉和障礙,尋找新的有效機制,完善副會長分工,加強指導委員會的領導決策力量,加強專家委員會的咨詢建議作用。進一步發揮競爭優勢,做好生態宣傳平臺,培養“生態評論員”和“核心通訊員”,提高促進會“一網”(四川生態文明網)、“一刊”(《四川生態文明》刊物)和“兩微”(促進會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質量,加強人民號、頭條號等自媒體的建設,擴大傳播力、影響力;做好生態交流平臺,繼續辦好四川生態文明論壇、各項專業研討會、交流會、座談會、培訓班和環保展、生態農特產品展及美麗四川藝術展等;做好生態項目平臺,與生態發展良好地區,與相關組織和機構建立穩定聯系,統籌利用省內省外兩方面資源,促進資本、資源、技術等優勢互補,定期或不定期發布相關推薦目錄,實現協同共進。
四、提升服務水平,擔負起會員之家職責
促進會是由會員(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單位)組成的,會員是決定促進會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會員主體地位,促進會要真正成為會員的“娘家”,就要像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履行對會員的“精準”服務,對會員發展中取得的進步要及時予以表揚和宣傳,對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問題,要及時傾聽會員發展中的“煩惱”并盡可能給予幫助解決,更多地是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及時反映會員呼聲,讓他們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也要當好會員的“婆家”,樹“家規”講“家法”,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守法守信為遵循,按照促進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的各項要求,強調會員的責任擔當,充分履行會員義務,帶頭踐行生態文明,爭做行業“綠巨人”,堅持生態優先環境治理、走綠色發展之路,從而產生“我是生態文明促進會會員”的自豪感、榮譽感和集體感。還要與會員認“親家”,加強與會員合作項目,與有實力的企業聯合開發項目,有條件的也可自辦項目,抓住一批實在的、穩定的、有收益的項目,更好地與企業業務融合發展,共建共同的價值鏈和生態鏈,落地落實,共享成果。促進會繼續堅持發展高素質會員的原則,保證數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穩步擴大會員隊伍,逐步建立會員數據庫,動態化管理會員信息。堅持“放下身段、主動服務,謀劃在先、服務靠前,提質增效、優質服務,準確對焦、精準服務”的原則,吸納優秀會員擔任副秘書長,鼓勵會員企業借調人員到秘書處工作,落實各副秘書長、各部門、各分支機構責任和效益,與會員一起,共同做好促進會工作。
各位代表:“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毙抡鞒桃呀议_,我們走生態文明建設的康莊大道,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促進會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始終堅守初心、堅定信念,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芳草路”。我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保護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游廳、省林草局、省科協、省社科聯等部門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位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各位專家的真誠幫助下,集120位全省會員的磅礴合力,腳踏實地,銳意進取,必當和全社會一起,繪好公園城市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工筆畫”,在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不懈奮斗中書寫精彩華章!